總體現狀
01我國數字化轉型整體處于啟步階段
依據點亮智庫&中信聯對13余萬家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熟度發展水平的監測數據分析,截至2023年,全國有10.15%的企業進入了實質性轉型階段,接近90%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工作重心,在于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實現業務的規范化運行與管理,提升可管可控水平。
?
●2023年全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水平指數為29.29,較2021年提升27.85%,近3年平均增速達到13.07%。
?
?
●從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水平檔次看,全國已經有10.15%的企業達到場景級5檔及以上發展水平,步入實質性轉型階段。
?
●其中,有0.16%的企業打造形成數字企業,打通企業縱向管控(資源鏈)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產品全生命周期(產品鏈)等各環節,實現了主營業務的全面集成、柔性協同和一體化運行。
02行業發展不平衡現象仍較明顯,服務型行業轉型進程相對領先,電子、石化、電力供應引領制造業數字化發展,建筑、采礦、農林牧漁等行業相對落后等行業。
●不同行業因發展基礎、企業構成等不同,其數字化轉型的現狀、進程、模式和發展趨勢不盡相同。從成熟度水平指數看,20余個重點行業可分為四個梯隊:通信、電子、石化、電力供應位于第一梯隊,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5%以上;運輸設備制造、交通運輸、發電、化工、金融、醫藥位于第二梯隊,小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科研、機械、冶金、紡織服裝、批發零售位于第三梯隊,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食品、建材、輕工、建筑、采礦、農林牧漁與全國平均水平仍有較大差距,位于第四梯隊。
?
●從轉型水平檔次看,通信、金融、科研、交通運輸等服務型行業達到場景級5檔及以上的企業比例均值達到15.67%,是紡織服裝、建材、冶金、食品、輕工、發電,建筑等傳統生產型行業平均水平的1.85倍,數字化轉型進程相對領先。
?
03企業規模與數字化轉型水平呈現正相關,大型企業指數水平比小型企業高出40%,進入實質性轉型階段的大型企業比例約中型企業的2倍、小型企業的4倍。
?
●大型企業是我國數字化轉型的主導力量,2023年我國大型、中型、小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水平指數分別為33.20、29.00、23.28,進入實質性轉型階段(水平檔次達到場景級5檔及以上)的大型企業比例達到27.00%,約是中型企業的2倍、小型企業的4倍。
?
●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相對滯后,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引導和支持下,其數字化轉型水平呈現持續提升趨勢,進入實質性轉型階段的企業比例較2022年提升1.03個百分點,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水平指數近三年平均增速達到5.83%。
發展趨勢
01數字業務場景策劃與建設步入快速發展期,兩成以上的企業已經在發展戰略中部署開展板塊級以上數字場景建設工作。
●數字場量(digital scenario)也稱為數字化的業務場景,是在數字化轉型相關業務范圍內業務數字化、模型化、柔性化運行的參與主體、行為活動、資源條件以及數據要素的有機組合。按照場景覆蓋范圍以及場景柔性化運行水平差異,數字場景可分為單元級、板塊級、企業級、平臺級、生態級五個從低到高不同層級。
?
●數據顯示,有25.49%的企業已經在發展戰略中,部署開展板塊級以上數字場景的建設、運行和優化,重點聚焦在運用數字技術解決實際業務問題、創造增量價值的典型場景,在企業運營、生產服務、數字技術融合應用、數字產品服務創新等方面提煉和培育示范場景,推動數字技術與企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
02企業數字能力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超過30%的企業推進模型驅動的業務動態響應,接近5%的企業推動實現知識驅動的業務個性化按需柔性運行。
●數字能力(digital capabiity)是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深化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提升、整合、重構企業的內外部能力,形成應對不確定件變化的本領。數字時代,企業應將數字能力建設作為貫穿數字化轉型始終的核心主線,加速將個人、團隊和企業的知識經驗與技能轉化為承載新型能力的數字化模型,持續提升新敏捷響應與精準執行、快速迭代與學習優化能力,實現業務柔性化、多樣化、型能力模型構建應用水平,賦能業務提高動態感知與實時分析、自主決策與預測預警、個性化發展,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變化。
?
●數據顯示,34.85%的企業至少在一個主業務環節范圍內,推動基于關鍵動態數據采集、建模實現業務活動動態響應,有4.73%的企業將數據背后的業務知識經驗進行數字化、模型化、工具化和共享利用,實現關鍵業務活動的個性化按需柔性運行。
?
建設路徑
以數字能力建設為突破口和核心主線
06為什么要以數字能力建設為主線:從“一招鮮,吃遍天”到“十八般武藝,隨取隨用”
數字化轉型過程是一個系統性創新的過程,轉型創新和環境快速變化同頻共振引發不確定性顯著增加,不確定性還源于信息約束條件下人們有限的認知能力,因此應對不確定性,是當前企業面臨的最大的挑戰。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與深度應用,企業也擁有了通過數字技術賦能應對不確定性的本領。
?
?
02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五個成熟度等級
GB/T 43439-2023《信息技術服務 數字化轉型 成熟度模型與評估》將數字化轉型成熟度等級分為五個等級,自低向高分別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和五級。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熟度等級通常用來評估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它們在不同階段應具備的能力。根據搜索結果,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五個成熟度等級如下 :
?
1. 規范級(一級/初始級):企業開始對實施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和條件進行規劃,具備轉型意識。在運營、生產、服務等業務領域基于內外部需求開展數字化轉型探索工作 。
2. 場景級(二級/基礎級):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組織、技術、數據和資源進行規劃。完成局部業務的數據收集、整合與應用,初步具備基于數據的運營和優化能力 。
3. 領域級(三級/集成級):企業具備數字化轉型總體規劃并有序實施。完成關鍵業務的系統集成和數據交互,在運營、生產和服務領域實現基于數據的效率提升 。
4. 平臺級(四級/優化級):企業將數據作為支撐運營、生產和服務關鍵領域業務能力提升優化的核心要素。構建算法和模型為業務的相關方提供數據智能體驗 。
5. 生態級(五級/引領級):企業基于數據持續推動業務活動的優化和創新。實現內外部能力、資源和市場等多要素融合,構建獨特生態價值 。
03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十個水平檔次
?